
图像盘算与数字医学国际研讨会(ISICDM 2023)于2023年12月15-17日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召开。研讨会将围绕图像盘算和数字医学中的一些重要的理论、算法与应用问题进行学术讨论,旨在促进电子信息(包罗盘算机、自动化与生物医学工程)、数学和医学等领域学者的交流与相助。
會議邀請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中國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名專家學者,其中包罗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芝加哥大學教授、香港大學講席教授等。會議就大會主題和“醫學人工智能的數學理論與要领”、“生物醫學成像醫學圖像分析與應用”、“智能診療技術與要领”四個分論壇進行了報告、研討和交流,並舉辦了臨床數據分析挑戰賽。
配景
神經膠質瘤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疾病,具有高惡性、高死亡率和高致殘性。只有5%的膠質母細胞瘤(GBM)患者在確診後存活超過5年。腦膠質瘤是因爲大腦和脊髓膠質細胞癌變所産生的最常見的原發性顱腦惡性腫瘤。其發病率約占顱內腫瘤的35.2%~61.0%,由成膠質細胞衍化而來。
同時,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種很有前景的非侵入性膠質瘤診斷工具,通過獲取差异序列,如T1加權(T1)、T1加權對比增強(T1C),T2加權(T2)和流體衰減反演恢複(FLAIR),以提供關于膠質瘤的信息。此外,在多序列MRI中,膠質瘤的准確支解是外科手術和治療的關鍵步驟之一。因此,半自動或神經膠質瘤的自動支解要领在臨床應用中有著很高的要求。在本次比賽中,多序列MRI圖像收集自一家中國醫院。所有參賽者需要在比賽提供的訓練數據集上訓練他們的模型。差异模型的性能將在封閉測試數據集上進行評估。
任務
挑戰內容基于膠質瘤支解的重要臨床意義,各參賽團隊需要在多序列MRI圖像中支解腫瘤和水腫區域。
成績
图像盘算与数字医学国际研讨会(ISICDM 2023)于2023年12月15-17日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召开。聚会会议就大会主题和“医学人工智能的数学理论与要领”、“生物医学成像医学图像分析与应用”、“智能诊疗技术与要领”四个分论坛进行了陈诉、研讨和交流,并圆满举办了临床数据分析挑战赛。
我院人工智能与医疗机械人协会的2021级本科生周蔚琛、温凯华、张文海、刘海广、彭锦峰组成SZTU-IME团队加入ISICDM 2023 Glioma Segmentation挑战赛荣获排行榜第六名、大赛三等奖的成績。团队的指导老师是我院助理教授吕孟叶老师。
排行榜

獲獎證書

結果展示

水腫與腫瘤支解指標

水腫與腫瘤支解結果
獲獎感想
彭錦峰:
獲得2023年ISICDM挑戰賽三等獎,對我和團隊而言是一次珍貴的结果,更是一段難忘的奮鬥曆程。整個比賽的過程可謂是艱苦而充滿挑戰,但也正是這份挑戰激發了我們團隊的無限潛能。在競賽初期,我們面臨著來自各地優秀團隊的猛烈競爭,飽含著壓力與挑戰。然而,我們團隊齊心協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在每個深夜,我們都堅持著相互間的鼓勵和支持,一起迎難而上,團隊相助是我們乐成的關鍵。每個成員都充实發揮自己的專長,緊密相助,配合尋求解決方案。面對困難,我們不是孤軍奮戰,而是相互扶持,配合努力。在團隊相助中,我們學會了傾聽、理解、包容,成爲了更好的團隊。而老師的悉心指導更是我們背後的堅強後盾。老師在整個競賽過程中給予我們不斷的指導和鼓勵,讓我們受益匪淺。他不僅在學術上給予我們寶貴建議,更在生活中給予我們無私的支持,讓我們始終充滿動力。在這次競賽中,我們不僅獲得了榮譽,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團結、堅持和奮鬥的意義。這是我們團隊寶貴的財富,將伴隨我們生。我們將以這次經曆爲契機,不斷努力,追求更大的夢想。感謝所有支持我們的人,感謝這段難忘的曆程,它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向前奔跑。
劉海廣:
这是一次挑战与生长并存的旅程,在指导老师和精彩的团队同伴们的支持下我们才气取得成績。指导老师的专业指导让我受益匪浅,他在学术领域的深厚知识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团队协作是这次乐成的要害,每位队友的支付都为我们配合的目标添砖加瓦。这项奖项不仅是对我小我私家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整个团队默契和努力的褒奖。在克服种种技术难题的历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同时也深刻体会到相助的力量。这次经历不仅是一场角逐,更是我小我私家生长的有益历程。期待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科研领域,勇敢迎接更多挑战。
周蔚琛 温凯华 张文海 刘海广 彭锦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