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動態 > 正文

熱烈祝賀我校康健與環境工程學院胡俊青教授、和樹慶副教授主持空間科學實驗項目乐成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

作者: 編輯:李貴葉-康健學院 審核人: 宣布时间:2021-06-29 17:48 來源: 點擊量: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焚烧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8时48分,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焦点舱乐成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三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焦点舱,发射取得圆满乐成。深圳技术大学PP电子学院胡俊青教授、和树庆副教授主持的“太空微重力情况对药物缓释性能影响的研究”项目与航天神舟生物科技团体有限公司相助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空间站,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将按计划开展一系列的太空科學研究,主要包罗药物缓释动力学、药物缓释制剂稳定性、药物缓释速率和效率等。

藥物緩釋制劑是指用藥後能在較長時間內持續釋放藥物以達到長效作用的制劑。該類藥物具有給藥次數少、血藥濃度波動較小、給藥途徑多樣化、刺激小而且療效持久、宁静等優點,越來越受到臨床的重視。藥物緩釋的機理是利用物理和化學的要领將藥物疏散于凝膠、大分子孔道骨架、多孔质料、包衣膜等质料,依靠內外的滲透壓差异,主要根據濃度梯度,主動擴散達到有規律緩慢連續釋放藥物的目的。在微重力環境下,藥物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擴散能力與重力環境下是差异的。胡俊青教授、和樹慶副教授体现希望通過“太空微重力環境對藥物緩釋性能影響的研究”項目,能夠深入的研究微重力作用下的藥物緩釋新機制,填補國內外微重力環境下藥物緩釋研究的空白,對開發適合航天員、太空旅客等的太空緩釋藥物具有巨大的實際臨床應用價值。

空間站微重力、高能輻射等環境,讓其成爲一個理想的試驗平台:微重力環境會改變物理和生命科學中許多現象,爲各領域研究提供了獨特條件;高能輻射等極端環境則讓科學家對袒露于這些條件下的质料進行測試,更了解质料的本質,並研發出新质料。目前,科學家已經在國際空間站(1998年-預計2024年退役)上進行了近3000多項科學實驗,其中生命科學相關的實驗數量最多(占50%)。近十年來,各空間大國和組織均將空間生命科學定爲十大重點發展的學科之一。隨著國際空間站將于2024年退役,即將完成的中國空間站將是人類唯一運行的空間站,將爲全球提供空間研究服務。未來在中國空間站將進行空間质料實驗科學、航天醫學、空間植物實驗、空間生物宁静、空間醫藥、生命維持等深空探索及長期太空生活等相關研究;還包罗針對國家研發發展方針的研究需求的觀察性研究及應用實驗,如抗衰老、抗癌、幹細胞/再生醫學等相關實驗;以及可有效加速藥物研發和工藝開發速度和精准度的實驗,如卵白結晶、細胞生長、3D生物打印、器官芯片、類器官培養等。

此次實驗的相助單位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華潤(集團)有限公司配合投資設立的專業從事空間生物産業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屬于國家保密資質二級單位。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包罗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空間生物研究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空間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空間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航天工程生物育種北京市國際科技相助基地等部門,是開展航天搭載與空間生物實驗的治理方和運營方。通過建设空間生物實驗服務平台,配置返回式衛星、飛船、空間站等資源,爲科研院所、高校、農業及生物企業動植物(個體、組織、細胞)和微生物的空間實驗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國家生物科技創新。

上一條:我院和樹慶副教授在國際權威專業書籍《分子影像學-原理與應用》發表學術論文

下一條:我院教师在JCR一区国际期刊《Nano Research》在线发表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