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日,“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學和智慧醫療論壇暨生物醫學工程碩士點建設研討會”在深圳技術大學順利召開。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水平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职位。本次論壇圍繞“智能醫療器械、智能生物质料、醫學人工智能、生物醫學檢測”等前沿主題展開,爲學術界和産業界的專家學者提供一個交流新想法、新技術、新産品的平台。同時,生物醫學工程碩士點建設是增強我院焦点競爭力、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舉措之一。本次論壇由深圳技術大學副校長梁永生教授擔任大會顧問主席,康健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胡俊青教授和研究生院院長翟劍龐教授擔任大會主席,和樹慶副教授、康雁教授和陳玲玲教授擔任副主席,現場100余名師生聆聽報告。本次論壇的順利召開,不僅能夠爲學院教師搭建相互學習與交流的平台,而且可以提高我院相關學術科研水平,進一步提升研究生培養水平。
首先,深圳技術大學副校長梁永生教授爲論壇致開幕辭。他指出,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多學科交织融合的學科,這就決定了智能醫療器械、智能生物质料、醫學人工智能、生物醫學檢測等的發展必須要求差异領域的專家學者的精誠相助,集中優勢,創出特色。他希望康健與環境工程學院能夠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的獨特優勢,培養有特色的生物醫學工程人才,並預祝本次論壇順利召開,爲學術界和産業界的學者提供智力支持。

梁永生副校長致開幕辭

線下師生與線上專家學者合影留念

與會師生
本次論壇總共有13個主題報告,涵蓋了生物醫學成像,醫療器械,生物质料,醫學檢測,生物醫學工程碩士點建設經驗等內容。其中,來自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的程震教授爲我們帶來了近紅外二區診療质料的研究報告;來自中科院先進技術研究所的李光林教授分享了關于AI-賦能醫工結合研究進展;來自深圳大學的屈軍樂教授做了生物醫學光學成像及診療報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左小磊教授做了框架核酸界面化學及生物醫學應用報告;來自安徽醫科大學的錢海生教授、中山大學的張超教授、深圳大學的陳昕教授爲我們分享了生物醫學工程碩士點建設的寶貴經驗。

程震教授作近紅外二區診療质料的研究報告

李光林教授作AI-賦能醫工結合研究進展報告

屈軍樂教授作生物醫學光學成像及診療研究報告

現場師生提問互動環節

深圳大學陳昕教授作生物醫學工程碩士點建設經驗分享報告

安徽醫科大學錢海生教授作生物醫學工程碩士點建設經驗分享報告
會議期間,列位專家講述了自身的科研结果,也與在場的師生進行了學術研討,以此爲契機搭建了深圳技術大學康健與環境工程學院與其他院校之間的相助橋梁。通過聚合先進的學術力量,配合引領和推動生物醫學工程和智能醫學工程領域的學術發展,加速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學位點建設的法式。本次論壇的順利召開,擴大了師生對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專業的認識,促進了我校與其他大學的相助與聯系,也爲生物醫學工程碩士點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指導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