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競賽介紹
全國大學生生物醫學工程創新設計競賽是在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醫學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倡導下舉辦的全國性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旨在凭据緊密結合教學實際,著重基礎、注重前沿的原則,促進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建設;引導學生注重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協作精神的培養;提高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的綜合能力。本屆競賽參與高校數量160所,總報名人數達到5000余人,提交作品數量達到1582項,有效作品數量1536項,實際參賽人數達到4300余人。大賽爲廣大青年學子、專家學者搭建了一個“政産學研用”全鏈條協同創新、交流對話的平台,取得了豐碩的结果。

2.獲獎介紹
近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决赛在重庆大学落下帷幕。我院刘少军老师指导2021级本科生黄金财、曾健源、彭锦峰完成的参赛作品《结直肠息肉智能检测与诊断》获得全国二等奖,吕孟叶老师指导2021级本科生曹宇飞、李丹逸完成的参赛作品《穿着式心电图 ST 段改变的识别》与李娜娜老师指导2020级本科生王世杰,唐佳仪,2021级曾昕桐完成的参赛作品《3D 打印人体仿真皮肤的构建及其在化妆品/外用药物研制上的应用》获得全国三等奖。获奖作品凝聚了参赛老师与同学配合奋斗的智慧和心血,充实展现了我院师生风范。





3.作品介紹
項目名稱:《結直腸息肉智能檢測與診斷》
内容简介: 在这项事情中,我们使用了革新的YOLOV8检测模型与VGG19模型完成主题任务,此外还添加了白平衡处置惩罚来提高检测分类能力以及一种竞争查漏的检测方式提高召回率降低漏检率,最后我们利用可视化技术将其上线使得其可以同时给PC端与移动端用户提供诊断服务,使得该项目拥有极大地临床实用性。
項目展示:

項目名稱:《穿着式心電圖ST段改變的識別》
內容簡介:在本次比賽中,我們選擇的題目是穿着式心電圖ST段改變的識別。
在備賽准備階段,我們針對該數據集的噪聲和樣本類別漫衍不平衡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我們構建並比較了多種模型,包罗基于卷積神經網絡與循環神經網絡的ResNet+Lstm模型、卷積神經網絡與自注意力機制的CNN+Transfomer模型等。最終,我們的解決方案在STE、STD及其他各類別上都取得了很是優異的識別效果。
項目展示:

项目名称:《3D 打印人体仿真皮肤的构建及其在化妆品/外用药物研制上的应用》
内容简介:面向化妆品和外用药体外检测要求愈发严格和动物皮肤被越来越多国家禁用的配景,针对现有皮肤模型多为二维结构,生物相容性差、成本高、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本团队基于3D 打印技术设计,制作了高精度、低成本、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和优异机械性能的仿生皮肤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化妆品和外用药的体外测试实验。
4.相關照片:




5.獲獎感想
黃金財:在此,我懷著無盡谢谢之情,由衷感謝我的同伴們和指導我前行的老師。你們陪我共度這段嚴謹而富有挑戰的科研旅程,配合分享每一次探索和每一次收獲。自康健與環境工程學院之伊始,我們攜手在深淵的知識海洋探索,你們的陪伴是我最不行或缺的力量。回溯7月22日全國生物醫學工程競賽的答辯那一天,那一刻,我們並肩戰鬥,智慧激蕩;7月23日我們共獲榮譽的那一日,我感应無比的幸運和驕傲。這不僅僅是一份稱號,更是你們的辛勤支付和堅韌精神的具象化。感恩所有的昨天,期待所有的明天,我堅信,這只是我們科研曆程的起點。未來的路還長,讓我們攜手前行,向更高的境界挑戰,迎接更多未知的挑戰,繼續用我們的探索,書寫屬于我們的華章!
曾健源:首先我要感謝指導老師和團隊成員的支持和激勵,這次參賽經曆對我來說是一次挑戰、一次成長的機會。從立項開始,我們面對各種技術難題和實踐困難,但我們始終保持樂觀和堅持不懈的態度加上老師的悉心指導。經過數月的努力,我們最終乐成地完成了我們的創新設計項目,並且在評審團的嚴格評選下獲得了國二的獎項,這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鼓舞和肯定。參加這個比賽的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和實踐技术,還體驗到了團隊相助的重要性和價值。通過與團隊成員的緊密相助,在相互學習和協作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和創新的力量。
這個獎項的背後,代表著我們團隊不斷探索的進步和支付。在未來的门路上,我們會繼續努力不懈,不斷挑戰自我,追求卓越。最後,再次感謝指導老師和團隊成員的支付。我衷心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機會與列位相互交流,配合推動生物醫學工程創新的發展。
彭錦峰:獲得第八屆生物醫學工程競賽全國二等獎,對我和團隊而言是一次珍貴的结果,更是一段難忘的奮鬥曆程。整個比賽的過程可謂是艱苦而充滿挑戰,但也正是這份挑戰激發了我們團隊的無限潛能。在競賽初期,我們面臨著來自各地優秀團隊的猛烈競爭,飽含著壓力與挑戰。然而,我們團隊齊心協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在每個深夜,我們都堅持著相互間的鼓勵和支持,一起迎難而上。團隊相助是我們乐成的關鍵。每個成員都充实發揮自己的專長,緊密相助,配合尋求解決方案。面對困難,我們不是孤軍奮戰,而是相互扶持,配合努力。在團隊相助中,我們學會了傾聽、理解、包容,成爲了更好的團隊。而老師的悉心指導更是我們背後的堅強後盾。老師在整個競賽過程中給予我們不斷的指導和鼓勵,讓我們受益匪淺。他不僅在學術上給予我們寶貴建議,更在生活中給予我們無私的支持,讓我們始終充滿動力。
在這次競賽中,我們不僅獲得了榮譽,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團結、堅持和奮鬥的意義。這是我們團隊寶貴的財富,將伴隨我們一生。我們將以這次經曆爲契機,不斷努力,追求更大的夢想。感謝所有支持我們的人,感謝這段難忘的曆程,它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向前奔跑。
曹宇飛:在本次比賽中,我們選擇了穿着式心電圖ST段改變的識別作爲挑戰。在備賽准備階段,我們不得不面對數據集中的噪聲和樣本類別漫衍不平衡等困難。這些問題曾經讓我們陷入了困境,甚至一度産生了退賽的念頭。但在老師和學長的幫助與鼓勵下,我們並肩作戰,配合面對挑戰,最終乐成完賽。
感謝老師和學長的耐心指導與支持;感謝這次比賽給予我們的機會,讓我們能夠在實踐中學習、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