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校園生活 > 校園活動 > 正文

活動總結|青藍茶話會:專業信息/科研競賽專場

作者: 編輯:鄭小麗-康健學院 審核人: 宣布时间:2025-04-28 09:21 來源: 點擊量:

2025年4月1日,青藍茶話會圓滿舉行,本次活動聚焦生物醫學工程與智能醫學工程兩大交织學科,通過老師分享、學生經驗交流與問答互動,爲同學們帶來了一場關于學科發展、科研競賽、就業前景的深度探討。

第一部门:老師分享:學科特色與職業發展

严砺:生物医学工程是多学科交织的领域,涵盖生物学、医学与工程学,课程设置面向深圳企业需求,如医疗器械、医学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偏向。 职业选择多样,深圳地域生长领先,深造时机富厚。考研需凭据目标院校要求提前准备。

Q:大一參加科研項目需要什麽能力?

A:兩種路徑:1)加入學長學姐團隊積累經驗;2)直接聯系感興趣課題的老師。

Q:學院醫療器械法規課程較少,但就業需要相關經驗怎麽辦?

A:醫療器械法規課程已經是必修課程,如果將來要從事醫療器械注冊相關事情,需要自己多學習相關內容,職業技术需要校外拓展。

罗斯特:智能医学工程聚焦医疗智能化,涉及医疗仪器、医学信息处置惩罚等领域,课程偏重电子与盘算机技术。 尽管行业认知度待提升,但掌握嵌入式等焦点技术可增强竞争力。 本科生可从阅读论文入手,与老师多交流,要害是要提升实实在在的工程能力。

Q馬上要選專業偏向了,如何找到自己適合的偏向?

A主要有兩個偏向,儀器和信息。兩個偏向差別很小,儀器偏向偏硬件一點,信息偏軟件一點,涉及信息處理,本質上無太大差別。

Q:智醫作爲新興專業,企業在雙選會上更熟悉生醫工,如何應對?

A:雖然行業對智醫的認知仍在提升,但無需擔憂。建議突出自身焦点技术(如嵌入式開發、醫學影像處理等),在求職時明確展示專業能力,強調"我能勝任該崗位的具體事情",而非僅依賴專業名稱。紮實的技術實力始終是最有力的競爭力。

第二部门:學生經驗:競賽、科研與時間治理

廖錦歡

建议从有迭代的项目入手,数学建模需提前组队练习;实习与考研冲突时可优先选择当地时机。 论文阅读可结合AI工具,主动联系老师加入项目。

Q參加比賽專業知識應該學到什麽水平?

A從論文入手,如數學建模從論文入手,大一可從打雜開始,需要自學;

Q高項老師應該怎麽選?

A根據學校給出的表格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以及未來想發展的偏向,建議優先找老師討論;

溫建城

从“打杂”开始,逐步培养整体项目思维;论文阅读注重英语能力,善用学校数据库。 想做新颖课题(如医疗设备与游戏结合)可主动与老师探讨。

Q如何看論文

①注重英語能力的鍛煉。現在许多文獻都是英文的,可以摸索的看一些英語文獻,鍛煉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然後理解這種寫作。當時覺得看不懂的論文會在你做研究的時候幫助到你,激發你的靈感。

②剛開始可以從摘要、圖表看起,或借助ai工具總結。

③学会应用学校的电子图书馆:官网→图书馆→资源→数据库→常用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文献)、Web of science(英文文献,都是sci的论文)

丁梓爍

生物医学工程竞赛需分工明确,算法与陈诉并重;大一学生可通过角逐边学边做。 智医考研可跨考电子信息、盘算机等专业。

Q大一的話怎麽入手項目?

A:1)找偏向:多去實驗室或向學長學姐了解,選自己感興趣的偏向。

2)學基礎:從打雜開始,邊做邊學,遇到問題查資料(B站、CSDN)或問老師。

3)以賽代練:參加比賽(如數模、專業競賽),逼自己快速學習,積累實戰經驗。

4)獨立帶隊:熟悉流程後,嘗試自己設計實驗或組隊參賽,培養項目治理能力。別等“學完再開始”,直接動手,在項目中成長。

耿啓航

立項需結合自身興趣與老師建議,團隊規模宜精簡,數據積累是關鍵。

Q:如何確定一個合適的大創立項課題?

A: 立项有两个主要途径:

1.自主構思:可以先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出开端想法,然後與指導老師討論,逐步完善研究思路;

2.咨詢導師:直接向老師請教當前研究領域中有價值但尚未充实研究的課題偏向。

無論選擇哪種方式,與導師保持良好溝通都是關鍵。建議在立項前多閱讀相關文獻,了解學科前沿,這樣更容易找到既有創新性又具備可行性的研究課題。

第三部门:精彩回顧:合影留念

本次茶話會爲同學們揭開了交织學科的神秘面紗,從學科內涵到職業路徑,從科研要领到競賽技巧,師生與學長學姐的真誠分享爲參與者提供了寶貴的一手經驗。無論選擇生醫還是智醫,持續學習、主動探索、敢于實踐才是成長的焦点密碼。

上一條:康健騎行,活力呼吸

下一條:运动总结 | 青蓝茶话会:考研/考公/就业/实习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