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預告:“技大講壇”第二十八講-OLED技術的機遇與挑戰
時間:2019年7月4日(星期四)14:30
地點:圖書館一層多功效廳
主題:OLED技術的機遇與挑戰
主講人:李述湯院士
報告摘要:未來是一個顯示和照明無處不在的世界。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技術具有固態發光、響應快速、高效節能、材質輕薄、色彩豐富、可透明化、可柔性彎折等特性,在顯示和照明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在移動通訊、計算機及平板電視等信息顯示領域已進入商業化階段,同時在柔性顯示、可穿着顯示、室內照明及醫療照明等領域的應用開發也已進入沖刺階段。OLED技術雖然近年來取得快速進步,仍有許多重大的科學問題亟待解決,而且這些問題決定和制約著OLED顯示和照明産品的實際應用。本報告將集中探討OLED在基礎研究和産業應用的最新進展以及面臨的主要挑戰,包罗:(1)高效高穩定有機發光质料;(2)高性能器件結構與制備工藝;(3)制造裝備與系統集成。特別是,針對我國OLED産業宁静問題,本報告將重點分析産業鏈短缺環節,以及如何重點突破OLED制造裝備的“卡脖子”問題。
主講人簡介:李述汤,质料学家,1969年结业于香港中文大学,1974年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生长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教授,功效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建设院长、纳米科学技术学院(CNST)建设院长、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NANO-CIC)主任、江苏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有机光电工业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of Organic Optoelectronics, JITRI)所长。原香港都市大学质料科学讲座教授、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COSDAF)建设主任,美国柯达公司高级研究员、项目主任。
李述湯院士恒久从事纳米功效质料及器件、有机光电子质料及显示器件以及金刚石和相关超硬薄膜领域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金刚石及新型碳基质料的成核与生长”、“氧化物辅助合成一维半导体纳米质料及应用”和“高效光/电转换的新型有机光功效质料”先后荣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成就奖(Humboldt ResearchAward)和香港裘槎基金会高级研究成就奖(CroucherSenior Research Fellowship),并三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2年唯一完成人,2005年第一完成人,2013年第二完成人)。200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李院士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00余篇,专著9部,获美国专利20余项,论文被他人引用凌驾60000次,H-index到达123。其中有7篇研究论文发表在《科学》(美国)和《自然》(英国)期刊。2014、2015、2016、2018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宣布的“全球高引用科学家名录”(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李院士担任《ACS Nano》和《Diamond & Related Materials》副总编辑,《Nano Research》、《National Science Review》、《New Carbon Materials》和《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编辑委员会委员,以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和《Applied Nanoscience》照料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