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室裏
儀器閃爍間是思維的碰撞
書頁翻動時
墨香氤氲中藏靈感的迸發
康健領域的探索路上,康健學子們步履不停
他們一頭紮進實驗室
調試精密儀器,反複驗證數據
傾聽大衆心聲,將真實需求轉化爲創新偏向
以人工智能爲利刃,突破傳統醫學邊界
用行動點亮康健未來
康健與環境工程學院團委科創部
推出“康健之星”訪談欄目
一同走近這些優秀的康健學子
探尋他們成長路上的點點星光
感受平凡歲月裏的特殊力量

馮德榮
2021級智能醫學工程1班本科生
主要經曆:
● 2023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赛一等奖
●第九屆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銅獎
● 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三等奖
●新工科創新大賽華南賽區二等獎
● 2023年第三届《英语世界》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全国三等奖
●主持立項省團委“攀登計劃”科技創新戰略項目
●主持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立項並獲優秀結題
●連續兩年獲校級“優秀學生幹部”、“工匠之星”、“自強之星”獎學金
●獲2022-2023學年深圳技術大學“校長獎”獎學金
●獲深圳技術大學2022-2023學年“優秀學生幹部”榮譽稱號
●曾任深圳技術大學康健與環境工程學院學生會首屆主席
●大學四年任班級班長兼團支書
●申請受理發明專利4項
(1)202211596305.4一種矽膠正畸矯治器的數字化設計及制作要领
(2)202310645053.8一種個性化定制纖維樁核的制備要领
(3)202311157762.8一種基于肝腫瘤消融的超聲定位系統及其要领
(4)202311695789.2一種基于口腔CBCT數據三維重建根管樁核的要领
畢業去向:深圳市科曼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産品驗證工程師
本科期間實習:深圳市醫療器械檢測中心和深圳市邁瑞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想法至實現
笃行勝于千言
01
在追夢路上,將想法轉化爲現實絕非易事,
需要堅定的信念與切實的行動。
馮德榮深知,唯有主动出击、稳扎稳打,
才气脫穎而出。
1.主動破局,錨定偏向

初入大学,馮德榮便主动出击,从朋导、老师处获取项目和角逐信息,打破信息差,明確偏向。
大一暑假,在導師邀請下,他組隊申請“攀登計劃”。選項目時,他建議選擇與專業相關且感興趣的,憑借內在動力堅持,畢竟項目推進非一蹴而就。
“一定要大膽主動一些去詢問,不要怕說剛開始什麽都不懂,其實各人都差不多的,都是從不懂開始慢慢一點一點的學。”

2.選准賽道,深耕不辍
面对如此多的研究偏向和项目,馮德榮认为应尽可能跟自己学习专业偏向相关,原因是:
① 在课程的基礎上容易上手;
② 如果往后想考研或者就业的话,有相關的項目或者競賽進入專業領域是屬于加分項;
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选择自己感興趣的,才有学习的动力。
3.團隊協作,多維成長
馮德榮在大学阶段通过團隊協作和時間治理積累的經驗,爲他的職業發展奠基了堅實基礎。這些能力不僅幫助他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也讓他在事情崗位上能夠快速適應並持續成長。
(1)進入項目後自我提升的路徑:
① 調整美意態,从基礎做起;
② 調整偏向,不斷精進自己的專業能力;
③ 想生长成卖力人就需要学着怎么部署项目、角逐的种种进度,怎么样让團隊的成員相互相助;
④ 培养优秀的演講能力。
(2)平衡學習和比賽:
馮德榮建议:
“一开始面对这么多新的工具都想试下其实是很正常的,但是当你实验完之后发现时间不够用 了,觉得精力不够了,这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取舍,抓住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然後一直在這個偏向堅持下去,因爲我們精力是很是有限的。”
(3)提高效率和執行力:
馮德榮建议:
“不能拖泥帶水,要有比較強的行動力,說做就要馬上去完成,如果每次都是只有口頭上的躊躇滿志,但是不去做,拖拖拉拉,那就什麽都想幹,但是什麽又都幹不成了。”
怅惘覓坦途
砥砺赴新程
02
在成長的過程中,迷茫與困惑時常相伴。
只有但在不斷探索與實踐中,
才气找到屬于自己的詩與遠方。
1.迷茫啓程,實踐明向
起初馮德榮对就业偏向迷茫,通过做项目、打角逐和实习經驗才逐漸明晰。醫療行業學曆門檻高,本科就業需有過硬專業實力。他目前從事産品驗證事情,涉及測試方案制定、標准熟悉等。
“一開始其實對未來的偏向、就業是不清晰的,因爲一開始也是跟许多同學差不多,看著學了许多的課,似乎许多行業都能去,但又似乎學的都不精,只學了點皮毛,都不怎麽會。後面是從項目、比賽、實習中一點一點明確自己想走的路是什麽,知道目前醫療行業對人才的要求是什麽,行業發展情況怎樣的,根據這些信息去選擇自己的就業偏向,但其实医疗行业对学历要求是比力高的,一般是需要硕士以上才气进入研发,如果是想本科进去,那么你就得有很是过人的专业硬实力才气脫穎而出。我现在的事情跟我之前的两段实习是比力相关的,都是做的检测偏向,对检测体系,注册流程也算比力了解,所以现在结业也是做的産品驗證。”

2.求职有方,經驗转化
馮德榮在求职历程中,不仅在要领战略上有著獨到見解,在個人能力提升與心態塑造方面也總結出了名贵經驗。这些經驗相互關聯、層層遞進,配合構成了他乐成求職的“秘籍”。
(1)目前就業競爭猛烈,馮德榮获取及筛选信息的要领也十分值得借鉴:
① 主流的招聘平台、官網以及雙選會:Boss、智聯、前程無憂、獵聘,以及一些企業的官網,學校的招聘雙選會,各種政府雙選會,高層次學校的雙選會;
② 最新醫療器械前50強榜單:
根據榜單來看企業招聘,同時了解招聘職位。
(2)如何了解崗位是否和個人匹配?
馮德榮从以下几点给出建议:
① 岗位后期的生长空间;
② 薪资条件是否称心;
③ 公司规模與生长前景。
“本科一般比較難進入大公司,大公司的事情相對比較牢固。如果有發展前景比較好的中小企業也是可以考慮的,小企業發展空間比較大。”
(3)如何将加入项目與角逐经历转化为求职时的竞争力?
馮德榮认为有以下几点:
① 凭据star法則,將自己是怎麽推進這個項目,包罗具體要领,所需能力,最後结果,將结果和貢獻用量化的數據表達清楚。不是項目簡單的羅列一大堆,但是沒有自己的貢獻跟量化结果;
② 对自己的项目和角逐用到的要领和內核要足夠清晰、了解。
(4)HR看中的個人能力:
① 專業能力
“好比你要做硬件研發,那你就得有優秀的電路理論、pcb設計、電路搭建等等的能力,像我現在正在做産品驗證,那我就得熟悉他們的測試流程、應用標准、測試要领,要讓面試官看到你是有勝任這個事情的能力,對他們的産品,對他們的事情體系是很是清晰的,而且過往的經曆也需要契合崗位要求。”
② 溝通表達能力
“如果單單會做,不會表達,那你不管做了几多東西,別人也沒興趣去了解,事情當中需要不斷跟研發人員、上級溝通,如何處理這些關系尤爲重要。”
③ 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比較清晰的認知
“因爲對自己往後發展都不明確的話,那你事情上也不會有什麽激情,事情起來也是混亂的,那也就沒有讓面試官看到你對這個事情的憧憬。”
(5)心態調整
① 面对压力测试,堅定自己的立場,對自己足夠自信,大方表達;
② 簡曆多投、多試,石沈大海也沒關系,只有嘗試了才有機會。
3.産品驗證工程师的事情内容
(1)通過制定詳細測試方案(好比精度測試、耐久測試、極端環境測試等),模擬産品在真實場景中的使用情況;
(2)記錄每個測試結果,發現問題就標注具體參數(好比‘振動測試後顯示屏出現花屏3次’);
(3)寫測試報告作改進、熟悉國內外行業標准(如中国的GB、ISO 13485等),确保测试要领笼罩规则要求,配合准备注册资料。
科曼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的産品驗證工程师一職要求事情人員了解整個標准體系,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而且主要做的是二類醫療器械,所以需要對13485質量體系作了比較系統的學習跟了解,提前學習了一些注冊的體系跟流程。
明晰規劃
寄語未來
03
临近结业,馮德榮站在新的起点,
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计划與展望。
他深知,只有明確目標、穩步前行,
才气在人生的门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馮德榮对自己的未来規劃清晰:“先在行業裏沈澱一段時間,真正走進職場裏,看目前的行業市場情況是怎樣的,對個人的發展和能力要求是怎樣。前期主要是学习系统的産品驗證检验体系,先掌握事情的基本流程,而且逐步去学习注册体系,同时也会在平时的事情中学习,让自己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后面可能会选择进一步的深造。”
最后,馮德榮给学弟学妹们送上了一句祝福:
“不空想,敢去做,有偏向,放平心態,堅持下去,我們終將實現!”


腳下泥濘,皆是成長基石
前路風雨,俱爲蛻變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