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1日,我校康健與環境工程學院胡俊青院長課題組接纳光學性能可調的多孔中空硫化钴(CoS)納米球進行磁共振成像指導光熱治療的最新结果“Porous Cobalt Sulfide Hollow Nanospheres with Tunable Optical Property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Guided Photothermal Therapy”(Nanoscale, 2018, 10(29), pp14190–14200)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會和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合辦的國際著名期刊《Nanoscale》雜志上。深圳技術大學康健與環境工程學院爲本文的第二單位,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鄒儒佳教授及我院胡俊青教授爲配合通訊作者。

本文通過簡單的一步合成法制備多孔中空的硫化钴(CoS)納米球,調控納米球的形貌和尺寸可有效調節CoS納米球的在近紅外區吸收的光學性能,以获得高達70.1%的光熱轉化效率,高于目前已報道的雙金屬鹵化物光熱試劑。由于钴是人體微量元素之一,制備的CoS納米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沒有明顯的細胞毒性。在光熱治療效果方面,近紅外激光光照後能顯著殺死癌細胞,同時摻雜钴元素使納米粒子可用于核磁成像。動物試驗結果顯示,CoS納米球注射至小鼠後,可通過核磁成像手段觀察納米粒子在動物體內的漫衍情況。在近紅外激光的光照下,納米粒子的光熱效應能顯著抑制腫瘤生長,並提高小鼠存活率。近紅外成像顯示制備的納米粒子具有明顯的光熱效應,進一步驗證CoS納米球的光熱治療性能。本論文爲已知的第一個接纳多孔中空CoS纳米球进行核磁成像指导的光热治疗,拓宽光热试剂的选择规模,对后期光热治疗科學研究和临床转化都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