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動態 > 正文

國際著名期刊《Nanoscale》雜志刊登康健與環境工程學院最新研究進展!

作者: 編輯:張老師 審核人: 宣布时间:2018-06-29 09:35 來源: 點擊量:


  2018628日,英國皇家化學會和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合辦的國際著名期刊《Nanoscale》雜志刊登了我校康健與環境工程學院胡俊青院長課題組的最新结果“An Easy-to-Fabricate Clearable CuS-Superstructure-Based Multifunctional Theranostic Platform for Efficient Imaging Guided Chemo-Photothermal Therapy”Nanoscale20181024, pp11430–11440),該論文主要闡述了CuS納米球超結構的多功效平台對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深圳技術大學康健與環境工程學院爲本論文的第二單位,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鄒儒佳教授、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宛新建教授和我院胡俊青教授爲配合通訊作者。

化療作爲廣泛使用的癌症治療手段,仍然具有對正常組織毒副作用以及易産生耐藥性等缺點。多功效納米平台可有效利用納米粒子的高滲透長滯留(EPR)效應能使納米粒子有效地聚集于腫瘤區,顯著地降低對正常組織的毒副作用,同時利用納米粒子自身的光電、光熱、光聲等性能,能夠進行多功效成像和治療一體化等優勢。因此,本論文接纳一步合成法制備具有光熱性能的CuS納米球超結構,並利用這種CuS納米球超結構能有效負載抗癌藥物阿黴素(DOX),這種超結構在腫瘤區微環境的弱酸性條件和光熱效應的刺激下能夠快速釋放阿黴素,以此方式可同步進行化療和光熱治療,達到很是有效的抗癌效果。本要领制備的多功效結構還具有超聲成像和光聲成像等性能,並結合熱成像手段,能夠更精准地對腫瘤進行治療。細胞實驗和動物試驗有效地驗證了這種CuS納米球超結構的多功效平台殺死癌細胞和抑制腫瘤生長的能力。這種易于制備、易于從體內清除,並且很是有效的多功效診療平台,提供了一種癌症治療的新途徑,具有廣泛的臨床轉化應用前景。

上一條:國際著名期刊《Nanoscale》雜志刊登康健與環境工程學院最新研究進展!